汽车安全及智能驾驶研究团队

时间:2017-03-09

作者: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汽车安全及智能驾驶研究团队

 

一、团队简介

汽车安全及智能驾驶研究团队是海内外高端优秀人才汇集的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和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团队所有成员具备丰富的研究开发和工程经验,四名博士留学英国和法国,长期致力于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应用技术研发,已经成为了重庆及西南地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核心的研发合作伙伴。

二、团队成员

https://clgc.cqut.edu.cn/__local/C/39/92/4ED173B7A0D3C7209BB1543F4C2_8F0EA4FA_D6B3.png


           胡远志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

蒋成约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

刘西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

任立海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何联格博士

硕士生导师

邵金华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妥吉英博士

硕士生导师

齐创博士硕士生导师

刘梓林博士硕士生导师

一寸-蓝底

一寸照片_白底

林春景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章月朦博士硕士生导师

廖高健 实验师

https://clgc.cqut.edu.cn/__local/F/C0/11/A957D8164B17E1A4A600C401DDA_1330F0BA_553C2.jpg

张岩 博士硕士生导师

 

 

三、研究方向

1)整车碰撞安全集成开发技术

研究面向整车结构耐撞性、约束系统、行人保护、座椅防鞭打伤害,覆盖概念设计、CAE分析、样车试制、整车试验的全流程集成开发技术。

https://clgc.cqut.edu.cn/__local/9/F4/05/52B34F265F1458C2A62CE43BDC7_3F563C31_3152C.jpg

2)整车及零部件CAE开发技术

研究和开发整车及零部件的强度、刚度、模态等结构CAE分析技术

https://clgc.cqut.edu.cn/__local/5/A9/CC/6FBECCDF405FAC965FF990ACCC3_151E6AFC_249D2.jpg

3)整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技术

在保证整车及零部件基本使用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和成本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从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应用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来实现对汽车及零部件的减重,助力面向“低能耗”、“低排放”的转变。主要有三种途径:⑴结构优化:拓扑优化设计、尺寸形状再优化,使部件薄壁化、中空化、小型化或复合化;⑵新材料使用:如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及一些非金属材料的使用;⑶工艺改进:主要包括成形技术和连接技术。

4)汽车座椅集成开发技术

研究面向座椅防鞭打伤害覆盖概念设计、CAE分析、样车试制、整车试验的集成开发技术。

团队成员已经主持和参与了近30款整车的碰撞安全开发,其中8款获得C-NCAP正式五星评价。在碰撞安全正向、整车零部件CAE技术、汽车轻量化、汽车座椅集成开发技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发能力,实现了整车企业和约束系统供应商同步研发和流程控制,掌握了碰撞安全、整车轻量化、结构CAE以及汽车座椅研发的核心技术。

5)交通安全和人体损伤防护技术

研究交通安全事故再现,以及人体损伤防护相关的仿真技术。

https://clgc.cqut.edu.cn/__local/8/DD/AC/4052361FA15D63F2D80423A4545_20CF6EEC_32870.jpg

6)智能驾驶技术研究

研究和开发领域包括基于VTDVirtual Test Drive)、SCANeRPrescanSimuLinkveDyna海量场景仿真,主被动一体化安全辅助驾驶,基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双目摄像头的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的无人驾驶技术等,以及智能驾驶创新教育产品研究开发。

团队成员参与承担了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智能汽车纵向行驶动力学行为与协同控制方法、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驾驶员决策行为表征的宜人性自动驾驶决策规划与鲁棒控制研究、“长安汽车横向项目”基于特征标志的车辆辅助定位方法研究项目和“中国汽研”自动驾驶融合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等。

7)电池热管理及热安全分析技术

面向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基于绝热量热仪的电池热特性量化评价、电池热物性参数测量、新型热管理系统开发、热管理系统模拟仿真及优化分析技术等。面向动力电池热安全机理、演化、致灾及防护,研究电池热失控机--热诱因分析、电池热失控抑制和热扩散防护、电池产气爆燃特性及火灾安全分析、电池系统热失控蔓延高精度仿真、基于运行数据的电池安全在线预警技术等。

团队成员参与承担了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和热安全领域“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8)燃料电池测试分析及空气增压系统优化设计

研究燃料电池系统、关键子系统/零部件以及燃料电池堆等不同层级的测试技术,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燃料电池测试评价体系。以燃料电池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分析燃料电池阴极供气特性和电堆尾气特性,研究空气增压系统三维气动优化设计技术和尾气能量回收技术等。

团队成员参与承担了燃料电池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四、核心能力

  面向全球市场的C-NCAPEuro-NCAPUS-NCAP五星安全开发,以结构耐撞性、约束系统、行人保护、防挥鞭伤害等为核心的被动安全集成全面开发能力

  高精度CAE仿真技术能力

  整车轻量化开发能力

  汽车座椅集成开发能力

  自动驾驶海量场景仿真能力

  电池热管理及热安全测试与仿真能力

 

五、研究条件

  高性能计算机仿真平台、GPU深度学习工作站

  MADYMOLS-DYNAHyperWorksABAQUSNATRANVTDVirtual Test Drive )、SCANeRPrescanSimuLinkveDyna软件

  THUMS人体模型95%50%5%分位的有限元人体模型

  场景仿真软件VTDVirtual Test Drive )、SCANeRPrescan;基于PreScan驾驶模拟器平台、动力学仿真软件VeDYNA、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双目摄像头、惯性导航系统、GPS系统、百度Appollo平台、NVIDIA英伟达Jetson NANOJetson TX2Jetson Xavier NX系列开发板

六、研究生发展

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路径如下:

  整车企业碰撞安全研发、CAE技术开发、轻量化设计、智能汽车技术研发、电池系统设计开发

  国内知名汽车检测机构从事测试分析工作

  国内知名汽车研发咨询公司从事研发、咨询工作

  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事研发工作

  继续深造攻读博士

关闭